冥想坐具_一件基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技术的家具_高凤麟

2017年07月31日 20:03  点击:[]

冥想坐具 :一件基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技术的家具  

Meditation Seat: A Furniture Based on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Technology  

高凤麟 Gao Fenglin 张振颖 Zhang Zhenying


内容摘要:目前中国在产品设计原创上的不 足主要体现在对于人类普遍意义上的本能需 求挖掘不够,致使所谓代表中国的原创设计 常常有意无意带有类似文化属性的语义标 签。中国若希望自己的产品设计走向国际, 则必须使产品具备人类通感的体验诉求。这 就需要产品既带有本民族对于生活的智慧理 解,又结合西方的设计研究方法,并符合国 际品质评价标准。本文以作者屡获国际奖项 的一件家具设计——冥想坐具为例,论述中 国文化与西方技术相结合的创作思考,分析 中国产品原创设计的方向。 关键词:坐具设计、冥想坐具、原创设计 DOI:10.16272/j.cnki.cn11-1392/j.2017.07.033  

一、对于中国原创产品设计的理解  

许多人认为中国设计需要具有自己在国际 设计领域中的形式特征,笔者认为这种理解较 为狭隘。原因主要是:从创新的本质上讲,并 不是地域性元素的运用使得产品更具有意义, 而是人类需求的满足使产品更具意义。全球化 使得异域文化不再具有神秘感,人类的本能感 官正在趋同。既然人们基本很难只从产品的外 观上准确判断出它们出自哪个国家,那便说明 各国的创新从本质上说很难划定风格特征。许 多人希望借由带有中国元素的外部形态让使用 者产生关于中国文化的解读,而这从本质上讲 还是基于视觉感官功能的满足,并非从其他层 面有所突破。而笔者关于这个问题的理解是: 当代中国的原创设计应是能够从中国人智慧理 解生活方式的角度生发的创新设计。  

二、冥想坐具的创作起因及其文化基因  

1. 坐姿变化及坐具的历史  

中国古代对坐姿有明确的区分并冠以具体 的名称。比如我们通常所说的“坐”只是古人 形容双腿分开坐姿的一种,其他还有跪、踞、 跽等多种。1](图 1古人称盘腿而坐为“居”, 此为尊者的坐姿,基本分为下盘、单盘、双盘 三种,在印度瑜伽修炼中亦有更为细分的盘姿 及具体的称谓。这种坐姿的好处在于能将身体 团成一个有机整体,且身体的血液集中于人体 上半身,使得脏腑与脑部供血充足,便于集中 精力,古人常借这种姿势以打坐冥想,思考自 然万物存在与关联的哲理。  

就世界坐具的历史来讲,全球最早的座椅 并非出现在中国,而是出现在古代埃及。依 据考古发掘,现存最早的椅子是在古埃及第四 王朝王后赫特菲尔斯Hetepheres,公元前 2600年)陵墓中发现的黄金扶手椅。2] 但就中 国坐具的历史看,相应坐姿大致经历了从席地 而坐到臀部逐渐抬高的变化。汉魏时期由北方 少数民族传入中国的胡椅(又称“胡床”“交杌”) 基本可以被认为是最接近现代人双腿下垂坐姿 的坐具,之前的蓆、榻之类坐具都需要人们将 双腿放置在与臀部等高的位置,而依据古代的 人体工程学研究水平,尚不具备做出完美符合 这一坐姿家具的能力。自包豪斯之后,现代家 具主要是将双腿下垂坐姿作为坐具设计的主要 方向。人们虽仍旧保留盘腿坐姿的习惯,却始 终未有适合此种坐姿的坐具出现。(图 2  

2. 冥想坐具的创作起因  

冥想坐具是作者花费近五年时间研究并最 终实现量产的一件盘腿坐姿的家具。(图3 的创作起因乃是“需求”,而非“文化”。  

许多人认为它的概念生成一定基于对中国 文化的反思,其实真正的概念点来源于一个小 问题:如何能让盘腿坐姿变得轻松,进而帮助 冥想活动的完成?因此不难发现,帮助完成“冥 想”活动是设计这件坐具的目的。



Brain HJaves  

ALPHA    

mentally relaxed, awake but drowsy    

THETA    

4 -BHz    


那何为“冥想”?作为一种解压训练,冥 想已被大量研究证明对脑部有巨大益处。2009 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家对44 有丰富冥想经验的人进行了试验,研究者用核 磁共振成像技术来观察冥想者的大脑灰质,从 而分析其脑部结构特点。他们发现,相较于普 通人,常进行冥想的人在右眶额皮质、右丘脑 和左下颞叶部位的灰质更多。从而证明,冥想 者的脑部结构与普通人有明显的区别。另一项 由美国麻省综合医院和麻省理工学院完成的对 受测者进行8周冥想训练的前后比对研究显 示,他们在完成一个注意力任务时的脑电波调 节速度明显不同。而在脑电波图像中可以明显 发现的变化是:冥想后人脑清醒与半清醒意识 下的作用波B波与a波显著减少(图45), 这证明冥想有助于大脑的深度休息与功能修 复。[3]  

冥想坐具正是因此触发了创作者的思考, 希望借此坐具帮助人们顺利完成冥想活动,从 而留存人体内部的能量,增强大脑功能。  

三、冥想坐具的研究难点及推进过程 1基本造型界面的产生  

没有人机工程学基本界面是这件产品设计 的最大难点。笔者起初想了许多办法,诸如可 否用一整块雕塑泥,通过人体坐上去后留下的 痕迹确定基本界面,或者用聚氨酯泡沫锉出一 个和人体吻合的造型界面,也尝试着做了大量 的海绵包皮革的小模型,用以帮助确定基本形 态。(图6)  

但在将小模型放大成1:1的人机模型后, 由于缺乏内部承重性,人机试验无法完成,即 无法从人体真实的坐感上得到反馈,因此也无 法继续修改造型。由于坐具最终极有可能用软 性的表面材料,聚氨酯泡沫或诸如泥巴一类的 硬质材料无法准确再现坐具的最终造型,于是 笔者开始思考用骨架作为海绵内部的支撑。但 木质骨架难以弯曲,造型灵活性太小,若用金 属骨架,则需要用较细的钢筋进行弯曲与焊 接,难度较大。在走访了大量铁艺师傅的工坊 后,终于找到了一位能够完成此项工作的资深 匠人。笔者将三维骨架通过建模的方式在电脑 中生成,并将整个骨架拆分成7根不同的形状, 打印成1 : 1的三视图(图7,其中上面4 是两条骨架的两个视图,由于只有这两条是三 维曲线,故需要至少两个面的视图),供师傅 进行金属拗弯与比对,最后焊接。由于考虑到 每根骨架对应的位置难以辨识,笔者将整体三 维骨架以七种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图8 )这 样完成了二十几件金属骨架。(图9)之后需 要在金属骨架外进行海绵的包裹。为了不让海 绵从镂空的骨架中塌陷,在骨架外先包裹了一 层金属网,再附以海绵,最后手工进行海绵切 削,以形成基本可以用于人机试验的模型。(图  

10)  

2. 人机试验及方案确定  

在完成二十几个海绵包裹金属骨架的人机 模型后,展开人机测试。我们找来各种年龄与 身材的受测者,记录使用反馈,根据反馈选出 最佳造型,继续修改模型。从人机工程学的角 度讲,好的产品至少需要符合第95百分位的 适用性,也就是说至少要求95%的人在使用 的人机尺度上没有问题,这尤其考验两脚放置 的凹陷部位。非常有趣的地方在于,最终选定 的模型连身高为1.9米的使用者都能适用。  

形态的修改亦需要根据人机试验进行调 整。比如海绵表面与人体需要尽可能贴合,而 海绵的厚度及缓冲弹性与人体着力的部位有 关。坐骨结节点、膝盖腿靠部位的海绵需要适 当增厚,以防止渐渐压扁。臀部尾椎骨处的骨 架有所抬高,目的是对背部有部分依托。从最 终的形态上看并不明显,但坐上去后可以明显 感觉到腰背省力并帮助形成脊柱笔直的姿态。 经过多轮修改,我们最终完成了内胆的研发。  

3. 表面材料试验及选定  

对于表面材料的最初思考是竹编,这是真 正基于中国文化的考量。为此,笔者与工作室 的成员特地来到安缦法云酒店实地感受东方文 化的空间氛围及器物形态。而竹编制作工艺又 成为研发的更大难题。在跑了多家安吉竹编工 艺厂后得到的反馈是产品曲面太大,竹编无法  

实现。于是我们购买了竹席,回到工作室自己 手工制作竹编表面,但未达到理想状态。最后, 我们在东阳找到了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竹编团 队,他们以高超的竹编工艺与我们展开研发。 团队在竹篾的宽度上进行了4毫米、3毫米、2.5 毫米的多种尝试,并根据坐具大幅的曲面形体 进行了编织顺序及编织纹样的试验,最终确定 从中间分别向四周辐射编织(图11),并在底 部收尾,这样能将大量的收口放在视线看不见 的地方,最终成型产品如图12所示。  

四、产品量产及获得的社会反响  

冥想坐具的量产过程也经历了一番周折。 首先,与家具企业配合,对做好的模型样品进 行三维扫描,之后建模并制作海绵模具。然后 我们把经过简化的金属骨架放在模具中间,材 料选择了发泡海绵。(图13脱模时虽然遭遇 有机形体,但由于海绵略大于骨架,故通过强 行脱模即可。因竹编成本过高,我们最终选用 了皮革以及棉麻布料作为坐具的表面材料。皮 革的表面褟线有不同的走向,因而既要考虑造 型的优美,又需考虑皮革的使用率。两脚的凹 陷部位处于凹面,故需要使用少量胶水进行皮 革与海绵的固定。底部有拉链开口,用于脱卸 表皮。最终量产形态如图14所示。  

冥想坐具从2013年首次推出概念形态 到今天,收获了众多奖项及荣誉,先后获得 2013年德国红点设计概念奖、2016年德国iF 设计量产奖、2016年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银 奖、2016 年中国好设计金奖、2016 年成功设 计奖等8项国内外大奖,并获得加拿大Yanko Design 设计网评出的20 14年度置顶30原创 设计殊荣。此外,该设计还受邀参展2016 米兰设计周、伦敦设计周及东京设计周三大国 际展览,产品目前已成功进入北美市场。(图 15  

总结  

冥想坐具的创作过程较为复杂,它既体现 了东方式的文化思考,又兼有西方的人机工程 学研究方法。这件产品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式创 新的一种理解:只有基于生活方式的本质探讨 并生发的突破创新,才能代表当代中国的原创 力。不是文化促生创新,而是创新促生文化。 中国要成为创新大国,必须要对人与物之间的 关系有更深层的探索,以西方的技术为手段对 器物进行丰富体验与综合性研究。希望冥想坐 具的创作能够形成中国产品原创思维的方法论  

补充。  

注释:  

[1]赵广超《一章木椅》[M],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 公司, 200810页。  

⑵李雨红、于伸编著《中外家具发展史》[M],沈阳:东北 林业大学出版社, 200868页。  

⑶图片来源于文章《What does meditation do for the bra in?

[1][]莱斯利•皮娜Leslie Pina)《家具史 公元前 3000—2000年》[M],吴智慧、吕九芳等编译,北京:中国 林业出版社,2008  

⑵赵广超《一章木椅》[M],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 公司,2008  

⑶李雨红、于伸《中外家具发展史》[M],沈阳:东北林业 大学出版社,2008  

[4]李敏秀《中西家具文化比较》[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 社,2008  

⑸柏德元、潘嘉来编著《中国传统家具》[M],北京:人民 美术出版社,2005  

高凤麟/张振颖中国美术学院  

© 2020 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资源库
地址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德胜东路         

网站访问量: